諸葛四郎當年勇

點名一下:四十五歲以上,男性,那你應該知道「葉宏甲」這號人物。如果你還要稍微想一下,那麼,提示一下:「諸葛四郎」,你的記憶是不是快速倒帶、回到童年?
時間是民國47 年(1958 年),忽然每周三、周四,許多家長都忙著找小孩,原來連載「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」的「漫畫週刊」周三出刊,小孩都跑去租書店看四郎、真平如何化解危機、剷除敵人。
每期短則十幾頁、長則二十頁的故事,解開前周迷團、又有新的困境、新的懸疑,緊要關頭出現,「欲知結果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」也出現。這種精心安排的的表現手法,吊足了胃口,讓小讀者欲罷不能,牽腸掛肚延續到每一個下周。
一直到民國61 年(1972 年),四郎完成14 個任務:「大戰魔鬼黨」、「決戰黑蛇團」、「大鬪雙假面」、「大破山嶽城」、「大戰雙騎士」、「大戰龍虎十劍士」,「大戰金銀島」、「南國怪獸記」、「魔境歷險記」、「偏南奇觀」、「象國大冒險」、「邊疆平雙怪」、「蛇谷風雲」、「四郎保王子」。輝煌的戰果,風靡全台許多小孩。
然而這個「許多」小孩,到底是多少呢?雖然「漫畫週刊」每期有十萬多本的發行量是確定的,但當年大家都窮、都省,租與借的傳閱率有多少,就很難確定。
可以確定的,還有在尚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、初中還是「窄門」的年代,要惡補的小孩「居然」瘋漫畫,讓師長如臨大敵,於是乎,老師們從思想「導正」:大力宣導看漫畫影響課業觀念;還有更積極的作為:檢查書包、沒收帶到學校的漫畫。許多父母則嚴格禁止小孩看漫畫,甚至祭出抓到看漫畫,藤條伺候的家規。
「撕漫畫、打小孩」的激烈戲碼,在當年也是三不五時就在街坊鄰居高分貝上演。
成效如何?似乎是讓小孩懂得「低調的看漫畫」。因為我們家四兄妹輕易就能碰到諸葛四郎的讀者。包括求學過程的同學、學長,甚至哥哥、姊姊到海外留學,也不例外。我們也曾遇上主考官、老闆、主管、同事,眉飛色舞,甚至口沫橫飛的跟我們哈啦童年看諸葛四郎的種種;出乎意料的是,其中還不少女生,未必看全了,但都「久仰諸葛四郎大名」!
參考指標還有:追求我們家三姊妹的男生們,除了僑生,都聲稱看過諸葛四郎,拍馬屁嗎?出個諸葛四郎故事的考題來問問……呦!當年還真的有偷看呢。
當然,要感謝偷看諸葛四郎的孩子長大了,不少人有成就、有影響力,包括醫師、律師、教授、立委、電影導演、作家、畫家、音樂人,甚至市長、總統等,都願意承認自己是曾是書迷,平反了諸葛四郎當被師長、學者專家羅織「漫畫害人」、「殘害孩童心靈」等罪名,也化解了老爸、我們一家人長達十幾年面對「很受歡迎」同時「飽受批評」的尷尬。
偷看諸葛四郎長大的漫畫研究者,將諸葛四郎推上「台灣第一個漫畫英雄偶像」的寶座;偷看諸葛四郎長大的媒體記者,更是有情有義,把老爸從當年的「畫漫畫的」升級為「漫畫家」,甚至推崇為「漫畫大師」。
妙的是,「漫畫英雄」比創造漫畫英雄的「漫畫大師」還紅,我曾多次被人忘情的叫:「諸葛四郎的女兒!」也曾聽過街坊叫老媽:「諸葛四郎的太太!」就連老爸都曾這麼講電話:「喂?是我啦!宏甲啦……葉宏甲啦……諸葛四郎啦!」
來源:諸葛四郎外傳(第一回合)仗剣漫畫江湖路─葉素吟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