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葛四郎大鬥推理武俠

同樣是武俠,四○年代的武俠連環漫畫,是「畫給小孩看的」,和「寫給大人看的」武俠小說,那種描繪武功絶學交錯恩怨情仇、直教英雄豪傑身不由己的江湖,自然是不同的江湖。而葉宏甲的「諸葛四郎」與當年陳定國、陳海虹等漫畫家的作品比較起來,設定的年齡層更低,是給國小的小孩看的。
要給小孩看什麼樣的武俠?什麼樣的江湖?民國47 年、三十出頭的葉宏甲,決定從武俠連環漫畫殺出一條新出路,那就是–懸疑推理。
「諸葛四郎」初出江湖的代表作「大戰魔鬼黨」,是葉宏甲也是台灣漫畫第一個推理武俠漫畫。叫好叫座是當時的肯定,後人作歌傳唱則是持續的肯定,不過……實不相瞞,「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?」是美麗的錯誤,五十年前的故事真相是:諸葛四郎和魔鬼黨爭奪山寨機關圖。和諸葛四郎爭奪寶劍的其實是「雙假面」。
百分之百無誤的是「到底誰是魔鬼黨首領?」是當年讀者欲罷不能的關鍵。四個將軍人人可疑,又似個個無辜,而線索就埋伏在畫面裡、劇情裡、對白裡,老爸獨門的推理功夫,讓「諸葛四郎」一推出即爆發讀者一看再看、看個究竟的魅力。
「諸葛四郎」第二個推理故事「決戰黑蛇團」,成群結隊的蛇來自老爸的夢境,推理則來自他繼續跟作品鬥智的企圖心。名為「黑蛇」「團」,必然蛇多、歹徒多,連首領都從一號排到十號,發現黑蛇團名單,可以一舉殲滅嗎?……啐!只搶到比較不重要的後半截名單……承襲「大戰魔鬼黨」推理「看不見真面目」的敵人是誰,加上錯綜的地道、精妙的機關、浩大的攻防戰等四大特點,「諸葛四郎式」的武俠漫畫在「決戰黑蛇團」全數到位。
「諸葛四郎」第三個推理故事「大鬪雙假面」,無論拿知名度、銷售量,以及多年後的記憶度來評比,即使「曾改編成電視、電影」不列入加分,「大鬪雙假面」在「諸葛四郎」系列中仍名列前茅。
「大鬪雙假面」讓讀者口沫橫飛的重點包括:「兩個難纏的頂尖敵手–笑鐵面與哭鐵面」、「黑衣人乘著大型風箏潛入王府」、「公主被戴上解不開的哭假面」、「雙方爭奪的曠世寶劍」、「配角林小弟登場,正氣俠義的故事多了笑點」……
我老爸自己呢,倒是對諸葛四郎「計誘笑鐵面現身,展開最終決鬥」的構想得意不已!讀者、作者不謀而合的說法是:「沒看過『大鬪雙假面』絕對不算看過諸葛四郎。」
「諸葛四郎」第四個故事「大破山嶽城」,老爸帶領小讀者推理邏輯進階,首度安排雙方都出現蒙面人,提供新角度。推理重點增加了如何攻下固若金湯的山嶽城?如何破解重重機關?
小爆料一下,「大破山嶽城」是我們家內部票選最好看的「諸葛四郎」,基本上可以搬來一些電影常用的形容詞「大場面、大製作、高潮迭起、絕無冷場」讚美一番,但結論的形容詞是「可惜」–「難敵『大鬪雙假面』耀眼光芒,殊為可惜」。
「大破山嶽城」之後,時值五十年代之初,武俠片崛起,挑起老爸蠢蠢欲動的武俠靈感。
「諸葛四郎」第五個故事「大戰雙騎士」,這是這個時期的作品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「大戰雙騎士」敵我雙方都要報殺父之仇,一向為正義出擊的「諸葛四郎」系列,轉而為親情而戰;以往未曾著墨的四郎、真平家人都在此書現身,一路看下來的讀者,終於解開英雄人物謎樣身世。
「諸葛四郎」第六個故事「大戰龍虎十劍士」武俠口味更重,四郎與真平在十大高手、十種玄奇武功絕學環伺下,節節敗退,如何是好?老爸祭出非常武俠的「拜師學藝」橋段,然後一個接一個、總共十關的與怪招過招、拆招。強烈武俠氛圍,壓縮招牌推理的表現空間,讀者不但不介意,甚至有讀者長大後力排眾議,寫文章盛讚此書才是「最精采的諸葛四郎」。
來源:諸葛四郎外傳第二回合(人在什麼江湖)-葉素吟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