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諸葛四郎最強的敵人是誰?
A.是知名度最高、一笑一哭的雙假面
B.是逼得四郎不得不學「掌風」的龍頭俠
C.是陰著來、搞暗器機關的山嶽城首領
D.是極巨大、極兇暴的恐龍。
以上是讀者提供的選項,掌聲鼓勵,都算粉絲級的正解。
作者跟作者家屬的私房解答呢?
是 E.轟動教科書界、驚動漫畫界的「國立編譯館」。
原本掌管審核中小學教材、大學用書等重責大任的國立編譯館,何以出手非課本類的漫畫?事情發生在民國 51 年,先由行政院院會通過「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」的行政命令,翻成白話文就是「漫畫審查制度」,公布的單位除了內政部還有教育部,民國 55 年時由教育部負責,56 年整個漫畫審查業務再轉由國立編譯館執行。
如此大陣仗,卻單單針對漫畫來推行審查制度,在「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」的第一章給的理由是:「政府為適應事實需要,加強連環圖畫之編印輔導,以維護少年兒童之身心健康,及防止其他不良影響起見,特訂定本辦法」。
乍看立意良善,卻隱藏不住當年政府對漫畫的成見。
「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」實施後,想要出版漫畫,務必先送到國立編譯館審查。審查過關,發你一張像獎狀的出版執照,出版時,這張出版執照要貼上該書封底以資證明……以上,漫畫出版社要配合的,乍看也不難,但,各位!「怎麼審?審什麼?」才是造成殺傷力的關鍵。
話說國立編譯館有本大敗漫畫界的寶典叫作–「連環圖畫編印及送審注意事項」,洋洋灑灑分為三章、14 項、29 條細則,基本上是一本專書的規模。
從大方向看起,明文禁止的題材如下:
- 妨害國際之正常關係者。
- 破壞人群之正常關係者。
- 虛構不存在或不可能發生的情節。
- 宣揚個人英雄主義,抹煞集體力量,抹煞平等精神者。
- 虛構無可能性之故事,使人遊心虛幻之境者。
- 時空關係錯亂者……
從情節來看,漫畫中推演情節的人性、環境變化、心理變化、行為變化、事態發展等都有所規範。
從細節來看,以編教科書見長的國立編譯館,當然對文字類的對白,要拿出看家本領、用力規範,用力到連各種動物叫聲、物件發出聲響的「狀聲字」也都有規定的用字。
非但如此,編譯館還當起漫畫作者的美術老師,有關景物、大小、明暗、繁簡,以及人物造形等,也都逃不過規範。
綜合以上,你對國立編譯館的漫畫審查制度的評價為何?
A.是輔導 B.是提升漫畫水準 C.是刁難 D.僵化創意。
在那個時代,不喜漫畫的衛道人士,同意是輔導、提升漫畫水準。喜歡漫畫、畫漫畫的人,則強烈批評是刁難、僵化創意。
我呢,身為漫畫創作人子女,當然站在後者這一邊,特別搜集當年漫畫界送審作品,被打回票的幾個經典「不能」,供大家開開眼界:「機器人不能自己開口說話、走路」、「狗不能說人話」、「武器不能超越現代武器」、「星星不能有五個角」、「不能出現骷髏標誌」……以上無法通過審查的種種,國立編譯館給的理由,用白話文簡單的說就是「不合理」。
時隔五十年,這些「不合理」幾乎為今天國際當紅漫畫的基本元素,國立編譯館當年的「獨到見解」,合理嗎?
以「不合理」三個字,就把當年所有漫畫家的創意功力廢掉好幾成,國立編譯館的戰鬥力,漫畫英雄、主角都敵不過,穩坐五○年代漫畫界頭號公敵寶座。
來源:諸葛四郎外傳 第五回合(最後的決戰)-葉素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