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戰創作問題

其實,在國立編譯館之前,葉宏甲就曾面對「諸葛四郎」相關的犀利問題,發問的人叫作–記者。
有記者來訪,證明「諸葛四郎」夠紅,應是不亦悅乎,但升學主義的年代,紅在學童界的漫畫,難免有其負面效應,諸如:師長的禁看對策、衛道人士的批評聲浪,乃至於政府出手審查把關等等現象,所以,記者登門,來者未必不善,也未必友善。
最不友善的問題類型就是「諸葛四郎的靈感來自日本?」不友善的原因,要考據時代意義–民國五○年代,政府極力擺脫日據色彩,「東洋味」從教育觀點被歸類為兒童不宜。老爸雖木訥,終究「諸葛四郎」是自己的心血,相關問題的應對,仗著滿滿自信,總能侃侃而談。幾個重點的攻防戰如下:

記者:「『四郎』是日本名字?」

葉宏甲:「諸葛四郎取忠如『諸葛亮』、孝比『楊四郎』,『忠孝雙全』之意;真平的名字則是『真誠』加上『平實』。」

記者:「四郎與真平的服裝,靈感是否來自日本武士服裝?」

葉宏甲:「交領服飾在中國由來已久,漢唐歷史人物的圖片都看得到。」

記者:「四郎的兩個包包頭,是日本式造型吧?」

葉宏甲:「中國古代童子就是雙髻,年畫的圖片就可以看到。」

記者:「葉先生是受日本教育?」嘿!骨子裡還是問:「諸葛四郎的靈感來自日本?」

葉宏甲:「日據時代當然受日本教育,但「三國演義」、「西遊記」這些中國古典小說,給我很多創作靈感……」
每個問題,我的葉宏甲老爸都認真答辯,他不是唬弄,他不只看過、熟讀,甚至畫過「三國演義」、「西遊記」的插畫。所謂靈感包括選擇「諸葛亮」當作四郎的姓氏,還有融會貫通「三國演義」的戰術,豐富「諸葛四郎」系列的兩軍對陣情節;「西遊記」的妖魔鬼怪則啟發他對「諸葛四郎」系列反派人物的設定……
為了取信於記者,他常常翻箱倒櫃的搬出圖書等「證據」……
就我觀察,老爸頗喜歡記者來訪,不管問題多不友善,不管答辯半天的內容,最後有沒有完整見報,老爸就是喜歡跟人討論、解釋他的作品,究其心態除了能有機會為作品辯護,也是竊喜「當紅」的肯定。不再畫「諸葛四郎」之後,還有記者來訪,老爸更是十分、十分欣慰。記憶中,他不願多談的問題只有:「對國立編譯館審查制度的看法?」
民國 76 年 6 月,國立編譯館「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」隨解嚴而取消。三章、14 項、29 條細則不合理的審查規定,到此為止。算算「諸葛四郎」退出江湖已經 15 個年頭,而我的老爸葉宏甲中風、退休已十多年。
諷刺的是,此時當紅的漫畫是日本漫畫,而且是國內出版商根本沒拿到授權的盜版漫畫,它們在國立編譯館嚴審本土漫畫時期大舉入侵,行政院新聞局明令不准進口,國立編譯館竟然還發給許多盜版日本漫畫「審定執照」,審查落幕後,利字當頭的出版商更肆無忌憚,海盜行為一直到民國 81 年,才出現「版權法」規範……
回首葉宏甲為了「諸葛四郎」,那些不得不的決戰,如是慘烈,如是情何以堪!
來源:諸葛四郎外傳 第五回合(最後的決戰)-葉素吟

發表迴響